4月4日,創價學會的官方Youtube頻道推出了全新三部曲系列「來點真心話」的首期影片。(現提供英文字幕,日後將更新繁體中文、簡體中文和西班牙文字幕)。該系列以青年會員對話的形式展開,探討佛道修行以及人間革命(人性變革)等理念是如何幫助人們化逆境為轉機。
在第一期影片中,一位來自印度的網路安全專家與一位意大利教師互相分享了日蓮佛法是如何改變他們的人生。在預計於5月和6月發布的第二和第三期影片中,我們將會分別聽到來自巴西、法國、印度及美國的青年們的看法,話題涵蓋職場、人際關係以及他們從佛法修行中汲取的力量等。
3月29日,「從江戶到近代──東京富士美術館浮世繪典藏展」於高雄的創價美術館開幕。該展覽展出約150幅浮世繪作品,描繪17至19世紀日本庶民的日常生活。展覽亦展出葛飾北齋等著名浮世繪畫家的代表作品,以及浮世繪的起源、發展與製作過程。展期至5月25日為止。
全球各地於3月間舉行了紀念3月16日廣宣流布紀念日的活動。這一天有著創價學會青年身負實現世界和平使命的重要意義。
3月15日,尼泊爾SGI的青年在全國各地舉行了集會。在加德滿都,與會者討論透過佛道修行和池田大作會長的哲學,如何克服個人挑戰。
3月16日,為慶祝此佳節,在海地瓦納敏特鎮的會員們舉行了一場線上會議,讓全國各地的會員齊聚一堂,同日也舉行了另一場實體集會。
3月16日於意大利的基安奇安諾泰爾梅也舉行了紀念總會,這也是全國青年研修的最後一天,約1000名成員參與了該研修。此紀念總會亦進行了直播。
3月12和13日,國際創價學會(Soka Gakkai International,簡稱SGI)與核時代和平基金會(Nuclear Age Peace Foundation ,簡稱NAPF)在美國加州聖巴巴拉共同舉辦了名為「希望的選擇」的研討會議。該研討會旨在紀念核時代和平基金會創辦人之一及其前會長的戴維・克里格(David Krieger)以及池田大作會長的貢獻。兩人共同合著了對談集《希望的選擇》(Choose Hope)。
在第一天的活動中,記者兼《核戰末日:我們與世界毀滅的距離》一書的作者安妮・雅各布森發表了專題演講,強調了採取廢除核武器行動的重要性。隨後,進行了一場關於當前核裁軍的挑戰與機遇的專題討論,發言人包括普林斯頓大學名譽教授理查德・福爾克、NAPF理事會副主席吉米・哈拉(Jimmy Hara)、NAPF會長伊萬娜・尼科利奇・休斯(Ivana Nikolić Hughes)、美利堅大學教授及該校核研究所所長彼得・庫茲尼克以及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執行總監梅麗莎・帕克(Melissa Parke)。會上亦放映了來自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的事務局次長和田征子的影片證詞。
研討會的第二天進行了三場專題討論,主題涵蓋了從核威懾到核裁軍、核正義以及青年投入建構無核武器世界等議題。